中医针灸与神经血管研究协同创新团队简介​


中医针灸与神经血管研究协同创新团队以传统中医和针灸理论为指导,采用新型神经环路技术,结合行为学、计算生物学和多组学分析技术,以“神经血管单元”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为主要切入点研究中医药对情志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机制及针灸腧穴的作用规律,具有鲜明的中医针灸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特色。研究平台被评为山东省中医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实验室,团队目前共主持项目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省级项目4项,青年泰山人才项目1项,企业合作项目1项,科研经费支持700余万元,团队成员曾发表包括《Nature Neuroscience》、《Neuron》、《PNAS》、《Molecular Psychiatry 》、《EMBO J》、《Neuropsychopharmacology》和《Journal of Neurosci》等在内的SCI研究论文100余篇,申请专利19项,已获授权5项。



成员简介:

团队带头人陈永君,博士研究生导师,二级教授,国家青年岐黄学者。南方医科大学博士毕业,现就职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创新研究院。原美国乔治亚医学院博士后及助理研究员、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副院长和华南针灸研究中心副主任。目前主要从事情志病的发病机理、针灸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中枢及外周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近五年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重大课题10余项;兼任中国针灸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和《中国针灸》、《世界针灸》和《Clinical Complementary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等中外学术期刊的编委;曾受邀主办《Neural Plasticity》学术期刊针灸专栏;受邀在国际及国内学术会议做大会报告20余次。以第一或者通讯作者发表包括《Nature Neuroscience》、《Neuron》、《PNAS》、《Molecular Psychiatry》、《EMBO J》、《Neuropsychopharmacology》和《Journal of Neurosci》等在内SCI论文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多项及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16)。

团队成员姚琳,教授,博导,现就职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创新研究院。南方医科大学博士,美国乔治亚医学院博士后,广州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博导,海外留学归国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精氨酸酶在血管损伤中的作用,及中药化学成分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机制研究。已在相关领域在包括Cardiovascular Research, Circulation Research, Proc Nat Acad Sci USA (PNAS),Amerian journal of physiology(AJP)等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发表成果曾获得AHA及Experimental Biology的优秀青年科学家奖及美国生理学会最佳论文奖。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及省市科研项目。现任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微循环专委会,世界微循环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微循环协会痰淤专业委员会委员。

团队成员夏宇岑,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针灸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现就职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于安徽中医药大学,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具有优秀的中医学基础和神经生物学科研背景。博士毕业后曾就职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针灸研究中心,任职期间一直从事针灸治疗精神障碍疾病的神经生物学机理研究,培养了良好的中医针灸科研经验。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共发表SCI文章9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Neuropsychopharmacology(中科院一区,Top期刊),Brain,behavior and immunity及Brain research期刊上发表SCI文章4篇。擅长分子生物学,组织形态学及神经环路示踪等研究技术。本课题所涉及的实验方法多为申请人在已经发表成果中曾使用并熟练掌握的技术。

团队成员王泰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就职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博士,牛津大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抗心律失常复方中药的药理作用,从事中药相关研究工作近10年,发表期刊论文21篇,其中SCI收录12篇,包括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Molecular BioSystems等国际期刊,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

团队成员张猛,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就职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奥古斯塔大学和佐治亚州立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中枢神经系统对高血压和心衰的调控机制研究。博后期间参与三项R01项目,共发表SCI文章十余篇,以第一作者在The Journal of Physiology发表论文2篇,擅长电生理技术和双光子共聚焦成像技术。

团队成员颜靖岚,医学博士,现就职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研究方向为针灸治疗情志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毕业课题为针灸百会和印堂穴改善PV+/-;Erbb4-/-大鼠情感障碍的机制研究。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及国家专利申请。共发表SCI文章2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擅长在体/离体电生理技术及环路示踪等技术。


主要的研究方向:

1、中医针灸对神经血管单元的作用和生物学基础

2、针刺腧穴对神经网络的编码规律

3、针灸防治病毒感染及其后遗症的作用与机理研究


主要的技术:

活体双光子/光纤成像、小动物光声/超声成像、激光散斑成像、在体多通道记录、脑片/细胞膜片钳、光/化学遗传、小动物行为学、心脏多通道电标/荧光标测、分子生物学和多组学分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