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团队 > 生物传感与靶向免疫药物 生物传感与靶向免疫药物

团队简介


团队简介

生物传感与靶向药物研究团队成立于2021年,本研究团队在传承中医药文化的基础上,将传统中医药和现代技术相结合,将生物传感、生物材料、靶向免疫和分子医学等技术运用到肿瘤等疾病早期诊疗和药物制剂研发,兼具中西医结合早期诊疗和中药创新药物的研究特色。团队主要研究方向有:(1)中西医结合抗肿瘤诊疗研究;(2)生物材料与靶向药物研究;(3)中药药物制剂研发。在团队建设和发展方面,积极吸引和培育优秀青年人才,打造多学科交叉融合、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创新研究团队,传承发展,守正创新,符合中医药学科时代要求,与时俱进。

团队人员简介:

团队带头人张振,教授,博士生导师,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优青,山东省高校青创团队负责人,生物传感与靶向免疫药物研究团队负责人,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医临床药学分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抗肿瘤诊疗研究、生物材料与靶向药物研究、中药药物制剂研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优秀青年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泰山学者青年专家计划、山东省高校青创引育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济南市高校20条项目等科研课题10余项;参与完成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仪器专项、泰山学者攀登计划等课题研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一区论文20余篇,影响因子10以上的8篇。开发了“检测癌细胞标志物微小核糖核酸的试剂盒”、“载药纳米笼的制备方法及其靶向循环肿瘤细胞释放雷公藤甲素的应用技术”等获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团队成立以来指导研究生发表SCI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20分以上论文1篇,10分以上4篇;授权专利5项;培养学生考取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博士研究生。指导中医专业本科生荣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铜奖、山东省金奖。

研究生招生专业及代码:博士,中药学100800。硕士,药物分析学100704 /药学105500。邮箱:zzhen7@126.com

团队成员李肖,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毕业于山西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抗肿瘤靶向免疫研究。现任中草药杂志社《药物评价研究》杂志青年编委、山东免疫学会和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及山东省中药协会中药制剂分会青年委员。主要研究技术:应用代谢组学、生物信息学与网络药理学、动物行为学、分子生物学等进行中药抗肿瘤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研究、肿瘤合并抑郁共病机制及中药干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6篇。

团队成员刘名玉,讲师,硕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抗肿瘤药物制剂研发。现任山东省中药协会中药制剂分会委员。主要研究技术:中药制药新剂型和新技术研究、靶向免疫递药技术。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篇。

团队成员赵春芹,讲师,硕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东南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抗肿瘤诊疗研究。现任山东中医药学会肿瘤精准医学专委会及山东省中药协会中药制剂分会委员。主要研究技术:生物传感分析、生物医学成像。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Analytical Chemistr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7篇。

团队成员焦玉婷,讲师,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博士毕业于武汉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传感及靶向递药技术。主要研究技术:生物传感及单细胞分析。主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计划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篇。

团队培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