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学术前沿
    中医药免疫调控创新团队揭示靶向双硫死亡特异性治疗卵巢癌新策略
    发布者:李芳 来源:范楠楠、张振  日期:2025-09-12 22:10:10

    近日,中医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创院”)中医药免疫调控创新团队在国际权威杂志Chinese Chemical Letters(中科院1区Top,影响因子:8.9)发表题为“Targeting disulfidptosis for ovarian cancer therapy induced by nanodrugs carrying 6-aminonicotinamide”的研究论文,构建了一种靶向双硫死亡的载6-氨基烟酰胺(6-AN)的纳米药物,用于SLC7A11高表达卵巢癌的特异性治疗。我院青年教师范楠楠、张振为共同第一作者,李平教授和李霞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山东中医药大学为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第一单位。

    13739

    卵巢癌(OC)致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实现其精准治疗是亟待解决的难题。研究表明SLC7A11高表达癌细胞糖剥夺时可快速发生双硫死亡,目前发现OC中SLC7A11显著高表达,提示靶向双硫死亡治疗OC的可行性。本研究首次通过实验证明,6-AN诱发的双硫死亡能够高效地抑制SLC7A11高表达卵巢癌细胞的生长。基于脂质体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及高载药率,利用叶酸靶向癌细胞的特性,本研究首次构建了叶酸修饰脂质体药物输送体系(FA-L@AI)用于6-AN的靶向输送、可控释放,从而特异性介导卵巢癌细胞双硫死亡,实现OC高效治疗。体外实验表明FA-L@AI被成功构建,并可特异性诱发SLC7A11高表达卵巢癌细胞双硫死亡。随后,FA-L@AI被进一步用于治疗卵巢癌荷瘤小鼠,结果显示,新材料可有效抑制卵巢癌生长。最后,通过mRNA转录组学分析,证明新材料双硫死亡治疗OC新机制。本结果将为OC治疗提供新策略,为双硫死亡高效治疗OC提供可靠依据。

    3031F

    图1 FA-L@AI治疗及荧光成像OC的原理

    李霞教授带领的中医药免疫调控创新团队长期从事中医药免疫调控关键机制研究工作,在中医药母胎免疫调控、中药抗炎症损伤、中药肿瘤免疫微环境调控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经验。中医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在抗肿瘤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研究在探讨中药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杀伤肿瘤细胞机制的同时,致力于中药活性成分治疗肿瘤的靶向递送和临床转化应用。本团队发展的靶向双硫死亡载6-氨基烟酰胺(6-AN)纳米药物这一技术,为筛选具有诱导双硫死亡的中药(单味药、活性成分及中药复方)及靶向递送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助于阐释传统中药治疗OC的现代科学内涵,更为筛选和发掘靶向明确、效果显著的新型药物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提供了新的策略和依据。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clet.2025.111812

    下一篇:针刺通过调控腹侧海马突触可塑性改善抑郁症状——中医药神经科学创新团队揭示LR3穴位在抗抑郁治疗中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