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园地 > 正文 研究生园地
    中医药创新研究院顺利承办长清校区第二十期“读书·新知”研究生读书沙龙活动
    发布者:中医药创新研究院 来源:中医药创新研究院  日期:2025-04-11 10:34:29

    4月10日晚,长清校区一号教学楼102教室书香弥漫,思维激荡。由学校研究生处主办、中医药创新研究院承办的第二十期“读书·新知”研究生读书沙龙成功举办。本期活动以“科技与人文的对话”为主题,邀请中医药创新研究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侯慧楠、马文珂担任领学人,吸引了80余名硕博研究生参与交流。

    《新药的故事》:科学理性与人文温度的交织

    侯慧楠同学分享了作家梁贵柏《新药的故事》一书,带大家走进新药研发的“幕后江湖”。该书以专业视角剖析了十余种改变人类健康史的关键药物,从降压药到前沿抗癌药物,从乙肝疫苗到宫颈癌疫苗,一个个详实的案例既呈现了“黑天鹅”式的突破,也揭示了“灰犀牛”式的挑战。生动展现了新药研发背后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叙事,“每一款新药的诞生都是科学理性与人文关怀的交织,既有实验室严谨的数据支撑,又饱含对生命健康的深切关注。”引发了在场同学的深度共鸣。

    《最好的告别》:医学的边界与生命的尊严

    马文珂同学带来了由美国作家阿图·葛文德创作的《最好的告别》,和大家一起深刻思考现代医疗体系如何面对衰老与死亡的终极命题。作者通过真实案例指出:当医学遭遇衰老与绝症时,过度医疗往往并非最优选择,比延长生命更重要的是维护生命质量,“善终护理”才是对生命的尊重。“真正的医者仁心不仅体现在救治技术上,更体现在尊重患者自主权、理解个体需求的人性化关怀中。”马文珂的解读,让现场同学陷入沉思。

    本次读书沙龙以“小切口”撬动“大视野”,通过书籍联结科技与人文,激发创新思维。现场来自各个专业的同学们踊跃发言,热烈讨论,体现了对科技与人文辩证关系的深度思考。跨学科的碰撞,为学术文化注入新活力。

    “医学的进步,既需要实验室的显微镜,也离不开对生命意义的放大镜。”未来,我校将持续打造此类交流平台,助力培养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复合型人才。

    上一篇:中医药创新研究院顺利承办我校长清校区第二十二期“论道·明德”博士论坛活动

    下一篇:启智润新|中医药创新研究院举办第十四期研究生学术沙龙